對于辦公室一族而言,在工作時出現頭暈、眼花,注意力難以集中,甚至出現煩躁不安的現象,也許并不罕見。大多數時間,大家會把造成此類反應的原因歸結為工作的壓力和疲勞,卻沒有想到,這也可能是辦公室內各種噪音帶來的傷害。
有研究表明,如今辦公室普遍存在噪音偏高的現象,電腦主機、傳真機、辦公室電話等等所引發的各種聲響,都可能對辦公室一族的健康造成威脅,即便是低量的噪音,如果長時間存在,也會給人體健康帶來不良影響,甚至誘發其它的疾病。因而專家呼吁,辦公室一族應當重視噪音污染問題,盡可能保證安靜的辦公環境,這有利于提升工作效率,也有利于保證自身健康。
嘈雜環境中工作
小伙子聽力不如大爺
26歲的小唐(化名)是某通訊公司的行政人員,身為辦公室一族的他雖然不必每天四處奔波,但繁忙而嘈雜的辦公環境仍然讓他感到十分煩惱。小唐說,自己工作的環境是一個開放式的大辦公區,公司一共有60多名同事在這里辦公,還時常有很多客戶來往,因而每天的氛圍都顯得十分繁忙,“我身邊附近有很多電話,每天鈴聲不斷,就算聽不到電話聲,還有傳真機、打印機在工作,還有同事們討論業務的說話聲……總之各種聲音混雜在一起,難得有安靜的時候。最鬧的時候,身隔一米外,都聽不見同事在說什么。”
小唐說,時間一長,他也就慢慢適應了這種環境,可是近來他突然發覺自己的聽力大不如前,有時甚至還不如自己80歲的爺爺,“就拿看電視來說,他老人家10格音量就能聽清楚,而我至少得要15格。”小唐說,起初他以為這是工作壓力導致的,休息休息就好了,可誰知一兩個月過去,“耳背”的情況始終沒有改善。
年輕人“耳背”
原來是辦公室噪音惹的禍
小唐說,在確定自己耳朵有問題后,他也曾經吃過中藥,也嘗試過一些安神補腦的藥物,但一直沒有起到明顯作用,而且一旦回到工作崗位這種情況更明顯,“耳朵不靈了,心情也很煩躁,做什么事情都難以集中精神,工作效率也不高。”
眼看著自己的聽力越來越差,小唐只好到找到醫院進行檢查,這一查才算是找出了病因,原來自己的“耳背”是因為長期暴露在噪聲環境下而導致的噪聲性耳聾。這種疾病的特點就是緩慢性的耳聾,早期表現為聽覺疲勞,離開噪聲環境后可以逐漸恢復,但久而久之就難以恢復。“就我而言,很可能就是長期身處這種嘈雜的環境,忍受各種噪音,結果導致了這個結果。”小唐說,還好自己發現得及時,于是向公司提出了調換崗位的請求,換到一個相對安靜的環境,隨后再配以藥物治療,如今聽力已經改善不少。
回避噪聲源
辦公室一族要“保衛”耳朵
“噪音不會像空氣污染那樣容易被察覺,但是這并不代表它的危害就不大。”成都市第六人民醫院耳鼻喉科主任佘國躍告訴記者,雖然大多數時候辦公室的噪音還達不到強噪聲的標準,但是說話聲、電腦主機聲、電話鈴聲、傳真機聲等相對低量的噪聲,如果長期存在于人體身邊,還是會對健康造成不良影響,甚至導致噪聲性耳聾的發生,“長期身處噪聲環境中,人的工作壓力和疲勞感會增加,還會產生煩躁不安的情緒。而且,這種辦公噪聲也可能誘發心臟病、高血壓等等,對人體健康而言無疑是潛在的危險。”
佘國躍認為,現在辦公室噪音主要體現在環境噪音,比如戶外的馬路、工地噪音等等,以及辦公區的機械噪音和一些人為制造的喧嘩聲,“辦公室一族應當盡可能遠離噪聲源,不要長時間呆在電話、傳真等機械噪聲集中的地方,另外,辦公區應當盡量設置一些隔音設備,給員工創造相對安靜的環境。如果實在無法改變工作環境,可以嘗試使用耳罩等等,做到隔一段時間就離開辦公室休息一下,這對保護自己的聽力都有幫助。”
[微信公眾號]